恒生指数低估,但相对南下资金并不便宜,需考虑汇率和利率风险
恒生指数低估吗?
自去年以来,不管是恒生指数,恒生国企,还是恒生科技,没有最低,只有更低。这是为什么呢?只是因为互联网红利过去了吗?
下面我们将通过恒生指数来分析港股的估值水平,不要被段某某此类忽悠,明明持仓腾讯只有1%,却一直鼓吹加仓多带劲。
我们来看恒生指数近10年的市盈率表现,如下图。
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目前恒生指数的市盈率为8.63,小于近10年平均值的10.54和中位数10.12,处于近10年历史百分位的4.87%,已经回到2016年大跌低点的水平。
我们再来看市净率的表现,如下图。
图中我们可看出,目前恒生指数的市净率为0.86,小于近10年的平均值1.18和中位数1.19,处于近10年历史百分位的0.08%。
展开全文
我们再来看股息率,如下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恒生指数目前的股息率为4.1%,高于近10年的平均值3.3%和中位数3.41%,处于近10年历史百分位的95.83%。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目前的恒生指数的确很低估,从百分位分布来看,可以说是10年难遇的机会。
但是先不要着急,低估并不意味着它便宜,因为我们的投资成本增加了,比如全球的加息导致融资成本增加,人民币的贬值增加购买成本。
因此,我们要探讨的是目前恒生指数如此低估,未来还有多大的下跌空间,它的风险来自哪些地方,以及当下值不值得投资。
港元的加息机制
港元实行的是钉住汇率,哪它钉住谁了呢?美元。
钉住汇率制是指一国使本币同某外国货币或一篮子货币保持固定比价的汇率制度。
用人话来说就是,货币政策与被钉住货币国的货币政策基本是保持一致的。
港元盯住的是美元,以1美元兑7.8港元为基准,上下各留500个基点作为波动区间。
500个基点是不是很多?不,外汇是精确到小数点后4位数的,500个基点即0.05港元。也就是说,美元兑港元的汇率波动区间为7.75-7.85。
用什么手段去保证钉住汇率的固定性呢?大多是选择一致性的货币政策,香港没有例外。
也就是说,美联储加息,香港必然加息。
香港基本利率的定价取决于美联储利率目标区间的下限加50基点,或隔夜及一个月香港银行行业同业拆息的5天移动平均数的平均值,以较高者为准。
目前美联储目标区间是3%-3.25%,取下限即3%,50个基点即0.5%。而“隔夜及一个月香港银行行业同业拆息的5天移动平均数的平均值”这一项,我们基本是可以忽略掉的,还没有达到3%的水平,如下图(26日)。
综上,目前香港基本利率为3.5%,从过去20年的历史来看,高于2019年的水平,逐步在向2008年金融危机前夕的利率逼近。
若美联储今年如预测一般,加息到上限4.5%,那么取它的下限为4.25%,再加50基点,香港的基本利率会在4.75%,利率将会进一步逼近2008年金融危机前夕的利率。
香港是国际性的金融市场,在这样的加息之下,融资成本无疑是水涨船高的,会导致金融行业出现一片萧条——这会导致金融资金流动性差,股票市场会进入更低估的时代,即恒生指数中短期大幅反弹是不太可能的。
从恒生指数的走势来看,2007年的加息之后,迎来了金融危机,恒生指数从3万点左右跌至低点1.2万点,股息率最高攀升至5.91%。
但我们来对比PE或PB,目前的估值是低于2008年的,即单从PE和PB估值方面来说,恒生指数目前是比2008年更低估的。但是的但是,目前股息率只有4.1%,与金融危机最高时的5.91%还是有点距离的,与1.2万点还有点距离的。
美联储加息对港股投资影响
我们来看美联储有史以来的利率水平,如下图。
从图中来看,目前美联储利率仍处于历史较低位的,但它已经高于2018年时的连续加息。
假若明年美联储利率如预测的那般,达到4.6%-6%之间,最高6%是要高于2007年的,会创20年新高,带来的经济问题不言而喻。
如若明年数加息到4.6%~6%,那么香港的基准利率会在美联储目标区间利率下限加50基点,会在4.6%-6%之上,对于主要经济靠房地产支持的香港,影响也就不言而喻。
注意,当大家都没有钱时,首先变卖的会是流动性较好的股票。
那么问题是美联储会加息到最高预测6%吗?我们来看下图美国的通货膨胀。
从上图的历史数据来看,美国目前的通胀率已经创下了近40年的新高,远高于2007年。
但是从历史数据来看,投资者不必过于担心美国的通胀长期维持高位,因为往往一两年就下来了,加息这一块老美还是有手段的。
而老美的鹰派鸽派相争, 通胀下来了,利率自然就要下来,否则那么多债务怎么还呢?怎么促经济?
我们再来看下图的美元指数,已经创下了20年新高,个人认为破120,达到2001年前后的水平是不太可能的——只要抑制了通胀,加息的脚步就会缓下来,美元指数就会不去,毕竟老美全球买买买才是王道。
因此,个人认为,不必过于担心人民币持续贬值,但需要考虑人民币未来升值导致的投资港股的损失。
比如目前1港元=0.9195人民币,未来老美有效抑制通胀,开始降息,美元指数走低,人民币升值——假若回到3月份的水平,1港元兑0.81人民币,那么我们当下兑换成港元去买港股,到时就会在汇率上亏损12%左右。
如果不好理解,我们几个例子,我们拿9.2万人民币去兑换成港元,大概在10万港元,10万港元去买腾讯。假设1年后,汇率回到3月份的水平,而到时腾讯不涨不跌,卖10万港元,我们再兑换成人民币,只能拿回8.1万人民币。9.2万变8.1万,亏损12%左右。
换句话来说,我们看恒生指数是在下跌,但是对于南下资金并划算的,从3月到现在港元相对人民币升值13.6%(该估算=(0.92-0.81)/0.81),恒生指数就变相的涨了13.6%。
我们来看3月份低点对应的恒生指数点位为20553点,而目前为17855点——相较于3月份低点,恒生指数下跌了(20553-17855)/20553=13.13%,小于港元的升值上涨的13.6%。
也就是说,现在的恒生指数虽然比3月份更低,但对于南下资金而言,并不便宜。比如跟踪恒生指数的恒生指数ETF,并没有比3月份低点低。
但又为什么要说,港股更低估了呢?
这是因为恒生指数大都是大陆企业,利润和资产都以人民币计算,我们再以人民币去购买其股票,并不会带来汇率损失的。
因此,恒生指数越下跌,对人民币而言,它的估值越低。但由于人民币的贬值,恒生指数越下跌,对南下资金而言并没有变得越便宜,需要考虑汇率风险,以免竹篮打水一场空。
我们再来看标普500历史数据,如下图。
2020年疫情之后,老美大放水,致使疫情之下,标普500相对于疫情暴发时暴跌点位涨了一倍。若我们假设,老美收回疫情爆发之后放的水,回到2020年前夕,那么标普500当时点位应当在3380左右,相较于目前的3663还有7.7%的下跌空间。
但是任何金融产品都有它的趋势惯性,标普500能在3400点左右止跌最好,但若达到2020年疫情爆发之后的低点,即在2191左右,那么将还会有40%的下跌空间。
假若标普500再跌40%,那么恒生指数的下跌风险就不言而喻,投资者需要注意风险,不要盲目的只看到它的低估值。
恒生指数成份股权重分布的估值陷阱
指数它是一种策略,按照某种标准去选股,然后保持成分股的不变。
那么这种策略它本身就是存在涨时追涨,跌时杀跌,即追涨杀跌的特性。
比如最近恒生指数加入的中国神华,它涨上去了,市值变大,流动性变好,它就被加进来了——高点买入。
下面我们来看恒生指数成分股的前50位(目前成分73),由于腾讯控股和阿里巴巴的下跌,导致其权重下跌,位居权重的第三和第五。
而目前权重排第一第二的是汇丰控股和友邦保险,我们去看这两只股票的股价,并没有出现较明显的下跌——当然,这也是它们能维持第一第二的权重的原因。
26日博彩和互联网都表现优异,但汇丰控股硬生生的下跌了7.55%,以及带动银行金融板块的下跌,导致恒生指数以下跌0.44%收盘。
从中短期技术面来看,汇丰没有止跌的迹象,未来一段时间,若互联网没有出现重大利好,恒生指数较难有较大的起色,不要抱有太大的希望。
当然,政策一日三变,明天的事谁说得准呢?
个人认为,汇丰和友邦它的权重跌到腾讯美团阿里后面,或腾讯美团阿里权重涨到汇丰和友邦之前,恒生指数才会止跌,才有机会。因为汇丰和友邦主要业务并不是大陆,利润和资产并不以人民币结算,相较于南下资金,以人民币去购买这些因汇率升值的资产,并不便宜。
综上,目前的恒生指数虽然估值很低,但相对于南下资金而言,并不便宜,投资需谨慎——需要考虑市场风险,也要考虑汇率风险,以及货币政策带来的政策风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