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人寿增资后:风险评级降为C类 退保率上升 现金流下降

Connor 欧易app 2023-02-14 155 0

风险评级不达标、退保率上升、公司现金流下降,中韩人寿能否通过增资扩股扭转经营不善的局面?

《中国科技投资》张婷 龙敏

近日,银保监会核准中韩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韩人寿”)3位监事的任职资格。自今年7月注册资本增加后,中韩人寿人事变动频繁,银保监会已多次披露中韩人寿董事、独立董事等任职资格的批复。

与此同时,增资过后,中韩人寿资本得到大幅补充。中韩人寿第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其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393.57%,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427.54%,分别较二季度上升320.22个百分点、320.4个百分点。

然而,另一方面,中韩人寿最新风险评级结果降为C类,已属偿付能力不达标的保险公司。近年来,中韩人寿两次受益于增资,偿付能力得到大幅提高,但增资前后偿付能力均呈下滑趋势。此外,中韩人寿近年退保金及退保率均呈上升趋势,公司现金流亦受到影响。今年三季度,中韩人寿综合退保率为3.5%,较前两个季度均有所上升;年度累计净现金流为4854万元,大幅低于二季度末年度累计净现金流18.1亿元。

资本金消耗较快

近日,中韩人寿2022年第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其最新风险评级结果为C类公司,评级结果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偿付能力充足率下降导致可资本化风险指标得分较低。根据银保监会发布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C类属偿付能力不达标的保险公司。

然而,相较风险评级结果的下降,中韩人寿三季度末的偿付能力数据则大幅上涨。报告显示,今年三季度,中韩人寿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393.57%,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427.54%,分别较二季度上升320.22个百分点、320.4个百分点。

这一变化与中韩人寿今年的增资有关。今年7月份,浙江东方(600120.SH)发布公告,表示中韩人寿引战增资项目取得浙江银保监局批复,批准中韩人寿注册资本由15亿元增加至30亿元。其中,浙江东方认购2.5亿元,其他5家国有企业共认购12.52亿元。

增资完成后,浙江东方对中韩人寿的持股比例由原来的50%变更为33.33%,为第一大股东。韩华生命保险株式会社(以下简称“韩华生命”)持股比例由原来的50%变更为24.99%,至此,中韩人寿由中外合资公司变更为中资保险公司。

展开全文

中韩人寿亦在2022年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表示:“公司引战增资已于7月份得到监管批复,三季度末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大幅提升,可资本化风险指标得分情况也显著好转。”

然而,中韩人寿增资后的盈利前景仍值得怀疑。从中韩人寿公告看,这并非其第一次变更注册资本。2019年7月,中韩人寿新增注册资本5亿元,公司注册资本由10亿元变更为15亿元,新增股权由浙江东方和韩华生命两家股东按相同持股比例认购。增资后,双方股东出资比例维持不变,各占50%。

但2019年增资后,并未给中韩人寿资本带来较大改善。偿付能力数据显示,2019年一季度至四季度,中韩人寿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69.04%、163.18%、146.99%、263.10%。同时,2018年四季度至2019年三季度风险评级结果分别为B类、B类、B类、A类。可见,经过2019年三季度增资后,中韩人寿偿付能力大幅增加,风险评级亦有所上升,但增资前偿付能力处于下滑趋势。

而2019年增资后,中韩人寿资本虽得到补充,但很快偿付能力即处于下滑状态。财报显示,2020年一季度至2020年四季度,中韩人寿偿付能力总体呈下降趋势,至2020年四季度末,中韩人寿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均下跌至197.10%。

2021年四季度末,中韩人寿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均为120.88%,较2019年四季度已下降54.06%。2022年二季度末,中韩人寿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进一步下降至73.35%,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下降至107.14%,偿付能力水平逼近监管红线。

虽然今年7月增资后,中韩人寿三季度偿付能力水平已大幅提高,但中韩人寿在偿付能力报告中预测,下季度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仍会有所下降。

财经评论员张雪峰向《中国科技投资》记者表示:“保险公司在日常经营中,资本消耗过快可能是业务扩展速度较快,在业务扩张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资金,或者是赚钱能力跟不上偿付能力,公司的利润下降了。减少资本金消耗的方法,可以减少业务的扩张,降低成本。”

退保率升高影响现金流

另据中韩人寿2022年第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披露,今年三季度,中韩人寿综合退保率3.5%,较二季度上升0.76百分点,较一季度上升1.63个百分点。

其中,今年以来退保率最高的三款产品分别为中韩优越财富两全保险、中韩优越财富年金保险、中韩附加悦稳盈年金保险(万能型),退保率分别为78.38%、71.66%、48.90%。在年度累计退保规模中,中韩优越财富两全保险同样是最高的,退保金额约3989万元。

从销售渠道看,中韩优越财富两全保险、中韩优越财富年金保险均是通过银行渠道销售的,中韩附加悦稳盈年金保险(万能型)则是通过个人代理、银行代理、中介代理三个渠道销售的。从产品类型看,上述产品均为理财型保险。

而中韩人寿退保率不仅今年逐季升高,以往业绩显示,其退保金亦呈上升趋势。2019-2021年,中韩人寿退保金分别为5941万元、6917万元、1.11亿元,退保规模逐年上升。

从售卖产品看,2020年和2021年,在中韩人寿原保费收入居于前5位的保险产品中,销售渠道均为银行代理或个人代理,且理财型保险占比较多。其中2020年退保最多的产品为中韩悦未来养老年金保险,退保金额约1158万元;2021年退保最多的产品为中韩悦未来养老年金保险,退保金额约1141万元。

2021年财报显示,中韩人寿保险业务收入为9.71亿元,通过银行代理、个人代理渠道获得的收入为8.87亿元,占比约91.35%。与2020年相比,中韩人寿银行代理和个人代理渠道保险业务均有所下降,因此2021年整年的保险业务收入亦同比下降3.32%。

北京市律师协会保险专业委员李滨向《中国科技投资》记者分析道:“保险产品退保率高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性价比低,这种性价比既包括投资类保险产品的投资利益低于保险消费者可进行对比的其他产品,比如说储蓄利息。另一方面则包括保障型产品保障额度低、保费高等问题。”

“退保率过高则会影响保险公司的现金流,特别是部分中小保险公司以投资类产品作为主要产品,而这种投资产品期限比较短,保险公司需要续期保费的支持,以满足其此前到期保险产品的兑付所需要的现金流。”李滨补充说道。

从现金流看,2022年三季度末,中韩人寿年度累计净现金流为4854万元,大幅低于二季度末年度累计净现金流18.1亿元。同时,中韩人寿过去两个会计年度三季度末累计的净现金流分别为-5268万元、-2.02亿元,均处于亏损状态。

同时,从盈利指标看,中韩人寿自2012年成立以来持续亏损。2012-2017年,中韩人寿亏损逐年扩大,共计亏损5.19亿元;2018-2021年,中韩人寿仅有2020年盈利0.08亿元,其余三年共计亏损3.82亿元。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中韩人寿仍累计亏损1.74亿元。

记者就风险评级、资本补充、退保率等问题致函中韩人寿,截至目前,尚未收到回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