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开通了这项功能后,我多掏了三万块!多家银行纷纷下线这项业务……
其中,有消费者称,自己没有操作账单分期,突然收到短信,提醒分6期,还要交手续费。
近期,银行纷纷对信用卡自动分期业务进行了调整。调整包括哪些方面?消费者怎样避免踩“坑”?监管部门对此有哪些举措来规范?
银行调整“自动分期”业务
图片截取自建设银行官方网站
展开全文
图片截取自邮储银行官方网站
除了下线“自动分期”业务,多家银行也对信用卡“分期手续费”进行了更名。
图片截取自建设银行官方网站
还有中信银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等纷纷将分期手续费调整为分期利息。
“被分期”现象屡见不鲜
一是包括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在内的多数银行曾推出具有自动分期功能的信用卡,任何消费便会默认分期状态,而且期数相同;
二是账单自动分期,持卡人一次性申请签约绑定,以后无需每次申请账单分期业务,只要每期的账单刷卡消费达到约定金额,便会自动分期,分为3期、6期、9期、12期、24期不等;
直到收到账单,方女士才发现这是一个“坑”,账单达到几百元就自动分期,分期的年化利率高达8%多。
“虽然并没有因此支付额外的费用,但本就没有必要做分期,自己却每个月要惦记着还这笔钱,担心万一遗忘还款还会影响信用。”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监管部门进一步规范信用卡业务发展
根据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的《关于2022年第二季度银行业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2022年第二季度,涉及信用卡业务投诉39687件,占投诉总量的48.6%。在信用卡业务投诉中,自动分期业务成为了“重灾区”之一。
针对信用卡分期业务,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严格规范信用卡分期业务管理。为客户办理分期业务应当设置事前独立申请、审批等环节,以简明易懂方式充分披露分期业务性质、办理程序、潜在风险和违约责任等,并由客户通过具有法律效力的方式确认知晓。应当与客户就每笔分期业务单独签订合同(协议),不得与其他信用卡业务合同(协议)混同或者捆绑签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