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煜基金王翔:以基金投资为支点,撬动理财万亿管理带宽

Connor 欧易交易所app下载 2023-04-11 142 0

“中国的资产管理公司鲜有跻身世界前列者,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管理带宽和管理效率不够。”3月18日,在新金融联盟举办的“资管机构投研能力建设的难点与突破”内部研讨会上,上海基煜基金销售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翔表示。

王翔认为,在提升管理带宽方面,银行理财子可以从基金投资上获得流动性管理、权益投资等有益经验,并实现多元资产配置的途径。

“资产配置能力将是理财子公司最为重要的能力之一。”他说,公募基金作为最易获得的投资工具,已经实现了全球多数资产的一站配置,而如果理财子想要对每一种资产都实现全覆盖而去搭建团队,那将耗资巨大,而借道公募基金则可以比较容易地实现多资产配置。同时,理财子可借鉴基金行业的投研管理理念拓宽投研的管理效率。

会上,兴银理财总裁汪圣明、华夏理财总裁苑志宏、新华基金董事长于春玲也做了主题发言。中国证券金融公司原董事长聂庆平,清华大学股权研究院首席专家、证监会市场监管二部原副主任刘健钧做了点评交流。

43家银行及理财子、28家非银机构的120多位嘉宾通过线上线下参会。会议由新金融联盟秘书长吴雨珊主持,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提供学术支持。会议实录详见→《银行理财距离真正的投研驱动有多远?》以下为王翔的发言全文,已经本人审核。

以基金投资为支点

撬动理财万亿管理带宽

文 | 王翔

基煜基金是国内第一家专注服务机构投资者的独立第三方基金销售机构。今天我以公募基金老兵身份,对银行理财子投研能力建设的理解做一个汇报。

资产管理行业亟待提升管理带宽

受母公司的影响,银行理财子中信贷文化是主流,但资产管理行业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对理财的专业性要求更高,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看投研干得好不好,二是看运营效率高不高,最后是看销售渠道通不通。资产管理的核心首先是投研能力要过硬。

目前,在全球资产管理50强机构排名里,中国的机构只占两席,分别是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且都在35名以后。近几年,中国银行理财子公司数量、规模快速增长,是未来成长为全球资产管理巨头的种子选手。据中国银行理财市场年度报告统计,截至2022年底,银行理财总规模为27.65万亿,居资产管理行业之首。2018年~2022年,银行理财净值型产品年均复合增速超过40%,实现了高速增长。2022年,银行理财产品为投资者创造了8800亿元的投资收益,在普惠金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国内几家头部的银行理财子公司是未来全球资产管理50强榜单中的有力竞争者。

事实上,譬如家电、手机、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其它行业,在全球前十名甚至前三名都有中国公司的身影,然而资产管理行业前35名却没有中国公司,一个很大原因在于它的管理带宽、管理效率不够。因此,提升管理带宽,优化投研流程,进行科技赋能,拓宽投资途径非常重要。

理财子能向基金投资借鉴什么?

在提升管理带宽方面,银行理财子可以从基金投资上获得有益经验。

展开全文

第一,外包部分流动性管理。公募基金经理们每天都在应对资金申赎,理财子公司能够借鉴公募基金发展二十五载的流动性管理经验。在去年年底债市波动期间,一些理财子公司通过赎回债基、保留流动性较差的债券资产,来抵御短期赎回,并在市场调整结束后重新申购债基,既保全了投资者的体验,又不需要贱卖债券资产,起到了较好的流动性管理的作用。

第二,获取权益投资的经验。银行理财产品大多数投资于债券类、货币类资产,具有丰富的固收投资经验。而公募基金在权益研究上沉淀深厚、调研密集、与上市公司关系紧密,能为理财子提供强大的权益资产投资能力。

第三,实现多元资产配置的途径。资产配置能力将是理财子公司最为重要的能力之一,而资产配置是需要合适的投资工具来实现的。公募基金作为最易获得的投资工具,已经实现了全球很多资产的一站配置,而如果理财子想要对每一种资产都实现全覆盖而去搭建团队,将耗资巨大,而借道公募基金则可以比较容易地实现多资产配置。

从基金投研看理财子投研体系建设

鉴于服务理财子多年,2022年底,基煜基金在线下广泛调研了多家理财子公司的投研体系,总结出一些理财子公司在投研发展上所面临的痛点,也整理提炼出一些观点与建议。

第一,在投资和研究上存在隔阂,研究团队的资源配置不足,考核激励需要优化。

在投研人数配比上,很多理财子投资人员与研究人员的比率约为6:1,头部公募基金中这一比率为1:2至1:3,两者明显倒挂,这导致理财子的投资经理很多都是单兵作战,缺乏来自研究团队的有力支持。

在考核激励机制上,理财子公司尽管对投资部门的考核建设较为完善,但对研究团队的考核多以完成的工作量多少而定,并非对投资产生的收益贡献考核。此外,在部分理财子,投研转岗渠道没有打通,原本应该交叉的两个条线变成了平行线,拖慢了整个投研团队的知识沉淀与成长速度。

因此,我们建议理财子公司以大融合的管理理念去优化投研管理,补充研究队伍的力量,并扩大研究员的责任圈,帮助投资经理去分担工作,同时打通转岗渠道,激发研究员动力。

第二,投研流程上存在短板,需补充投研整体实力。

第一个短板,需要成熟资产配置系统。

资产配置是投资最关键的第一步,但在这方面许多理财子却面临诸多困境。

首先,团队整体投资方向可能不一致:比如以投决会发出调节权益中枢指令为例,可能投决会发出的调仓指令和各个投资经理因为个人偏好和投资经验存在差异,导致结果不一。

其次,观点共享困难:在投资经理单兵作战的环境下,大家把观点更多停留在自身,内部复用不足,较难形成集体性的观点,也无法对团队其他人提供参考与帮助。

最后是组合流动性管理缺乏工具:绝大多数理财产品都有到期赎回期限,所以对理财子公司而言,在投资的第一步,就需要思考最后一步如何应对产品到期确保流动性安全,投资组合能不能顺利变现。

基于以上三个方面,对理财子公司而言,建立一个成熟的资产配置系统不可或缺,它既是团队的校准器,也是每个投资决策参与者的共享平台,真正实现把每个人的想法汇聚并统一到整体策略框架内,同时也能帮助理财子公司做好产品到期的流动性管理。

第二个短板,需要精细化的投中管理环节。

我们发现,部分理财子公司在基金池管理上还没有形成层层递进的优选机制,略显单薄,管理颗粒度较粗。有的以半年、一年的频度进行产品出入池管理,频度可以更高。此外,基金入池时需要补充大量报告,在研究员支持不足的情况下,这些工作基本最终都落在了投资经理身上,甚至有些入池报告还依靠人工撰写,消耗了宝贵的投资经理资源。

要解决这些问题,一个自动化、高频化、精细化的基金投研系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划分多层基金池来实现从投资理念到投资权重的投射,动态调整来紧密跟踪市场、不错过投资机会,并使用自动化工具来替代投研人员完成量化文书撰写工作,解放出投资经理大量宝贵时间和精力。强化定量研究既能让投资经理有更多的信息来参考并节省前期筛选的精力,还能帮助理财子公司去沉淀自身的投研体系。定性研究是投资的最后一公里,我们建议考虑接入外部成熟的调研数据库来辅佐定性研究,去获取外部已经积累的调研成果,并且通过分发委托的模式,寻求外部机构去帮助投资经理排除错误答案。

第三个短板,投后管理需完善。

银行理财产品是多元化投资,包含的资产类目非常多,这导致投后分析复杂。一个完备的投后管理系统,能够帮助理财子公司节约清洗估值表、手工对账的时间,降低出错的概率。而且能够公允反应投资经理资产管理能力高低,帮助理财子公司像分析资产一样去分析投资经理的投资能力。

第三,科技人员配备不足,成本制约建设,建议金融科技方面以自身为主,辅以接入外部力量。

对于体量庞大的理财子公司而言,需要内外兼修扩大自身管理带宽。在科技建设上,投研管理平台需要考虑管理层、投研等多种角色需求,以及交易、运营、合规风控等多个应用场景,还要关注内外部资讯、数据的接入兼容性,所以整个投研管理平台是一台高度精密而精准运行的仪器。

但我们调研中发现,在有的理财子公司中,很多角色相对分散,多种功能的需求场景也存在割裂,未能实现有效的信息串联融合。而且,理财子公司在内部投研IT系统建设上往往受限于人力投入的局限性,一个庞大的IT建设工程量会耗费数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所以理财子需要引入外部数字化解决方案,以帮助自己打造投研管理平台。我们建议,理财子可以引入集成外部投研模块,根据自身需求进行定制化建设,优先满足自身迫切需求的核心模块,并逐步建成属于自身的投研科技矩阵,同时与外部合作既能够满足在成本控制上的诉求,也能够使模块最终落在本地部署,化外力为内力。

基煜基金经过多年的持续科技研发投入,结合服务数百家金融机构的经验,已具备了为资产管理机构提供数字化投交解决方案的能力,不仅能够提供成熟的资产配置系统、精细的基金研究系统,还可以提供完备的投后管理系统。

中国的理财子公司就像一架国产大飞机,体量巨大,志向远大。飞机有众多零部件,比如起落架,其价值仅占其全部零件价值的4%左右,占比虽小,却是安全起飞降落不可或缺的重要组件。同样,中国理财子的公募基金配比也大约在4%左右,同样的占比、却不可或缺。基煜基金愿意做好机构投资者这架大飞机的“起落架”,在基金投研和科技服务方面助力中国的资产管理机构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在帮助银行理财子等机构投资者在全球资产管理的天空中安稳腾飞。

来源:新金融联盟NFA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