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七里河 | 工商业的发展(上)

Connor 欧易交易所app下载 2023-05-25 137 0

印象七里河 | 工商业的发展(上)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我们以《七里河史话》为蓝本,冠以《印象七里河》之名,力求用翔实的资料描绘七里河的沧桑巨变、世风民情,传承文化薪火、历史风韵,探究成败兴衰、发展规律。展阅这幅历史画卷,从中能够触摸到社会进步的脉搏,领略到历史长河中形形色色人物的沉浮和事件的变迁,深刻地感受到七里河人民艰苦奋斗、开拓奋进的昂扬精神。希望更多的朋友通过《印象七里河》认识七里河,了解七里河,走进七里河。

印象七里河 | 工商业的发展(上)

明洪武年间,在阿干地区发现煤炭资源,开始采煤,出现煤炭采掘业,也有人说始于宋代,盛行明清。阿干采煤业的发展,使区境内正式有了工业企业。

阿干镇石门沟矿井

早期煤炭采掘业,都属于私人小规模采掘。清宣统元年(1909年)在阿干镇设立甘肃省矿务总局,开始有组织采掘。民国27年(1938年)成立阿干镇煤矿管理处,开办官营火洞洼煤矿,为甘肃省第一个公营煤矿,直属甘肃省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民国31年(1942年),更名为阿干镇煤矿厂。是年在阿干地区大煤山、山寨、黄蒿沟、刘家沟有煤矿业31户。民国36年(1947年)具有一定规模的煤矿50多户,煤窑54处,1949年有大小煤窑100多户。

展开全文

煤炭采掘业,带动自宋元就已有的制陶业的发展,他们使用在煤矿地区出产的坩泥手工烧制黑瓷饭碗、茶壶、酒壶、盆、缸、坛、罐、砂锅生活器具,宗教用品香炉、油灯,建筑材料黑釉面滴水、猫儿头、脊兽等,销往兰州及周边地区、甘肃中部、南部、青海、四川、宁夏等地。特别是砂锅,由于其坚固耐用,轻巧灵便,做菜炖肉熬汤色香俱佳,深受人们喜爱,几乎家家都用。清乾隆四年(1739年)西宁道杨应琚《据鞍录》载:至阿干镇,见“居民皆以陶为业,墙角屋脊皆窳器焉”。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有瓷窑16座。民国36年(1947年),有陶瓷业18户。规模较大的有梁窑户、孔窑户、石窑户、赵窑户、华窑户等几家。兰州解放前夕,阿干地区制作砂锅的作坊(厂)发展到三十多家。驰名的厂家,有康家、张家、石家、孟家等家。

阿干窑黑瓷器皿

阿干镇陶瓷品

阿干镇制做的兰州砂锅

冶铁及铁器加工作坊在阿干镇相继发展。手工制作的民用锅、铲、锨、犁铧、镢头等生产、生活用品,一直驰名,特别是农用铲子犁铧驰名兰州及周边地区。清光绪年间(1875年——1908年)在阿干大水子有冶铁炉两座。兰州解放前夕在铁冶沟的冶铁世家有篮家、郑家、马家等,大水子的郑家就是从铁冶沟搬去的。至今人们将曾经冶过铁的深沟掌到阿干河的沟谷称铁冶沟。

在阿干煤矿还出产一种俗称煤根的墨黑材料,坚硬如石,细腻如玉,可制作精美的工艺品和饰品,人称煤玉。现八里镇岘口子村一户人家还保存有一只手镯,光滑细腻,玲珑剔透。

阿干镇产制的煤玉手镯

明清以来,在握桥西形成欀欀子、榻板子(建筑、生活用材)手工作坊一条街。清光绪年间在莲花池(今小西湖广场)西北角,建有一座砖厂。

这些工矿企业、手工作坊的兴盛,带来了交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繁荣,在握桥西形成加工销售欀欀子、榻板子一条街,出售木材的木厂聚集区。在阿干镇形成以饮食服务业为主的商业街市。在小西湖、五里铺、二十里铺、和尚铺、崔家崖、蒋家湾形成以车马店、饮食服务业为主的商贸点。使区境内的经济结构,由纯农业区向以农业为主,工、商业有机结合的阶段转变。

民国2年(1913年),邓隆等人在小西湖地区创办光明火柴公司。民国16年(1927年),兰州市政筹备处在小西湖地区设立济贫工厂。民国20年(1931年),同生火柴有限公司在小西湖地区创办火柴工厂。抗日战争期间,一些内地资本与技术西移。民国28年(1939年)以后几年,中国银行雍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吴家园、小西湖地区创办面粉、毛纺、化学、机器、造纸等近代工业。民国30年(1941年)卫生署西北防疫处在小西湖地区建成制药厂。民国31年(1942年),组建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的甘肃制造局,后为兰州通用机器厂的甘肃机器厂迁址土门墩。民国34年(1945年),国民政府经济部中央工业实验所西北分所迁址乱骨堆坪(后改为兰工坪),从事盐、碱、硫等化学工业开发,兴办化学、乳品、酿造、水机、纺织、皮革加工、油漆、电池等实验工厂。期间,私人资本利昌铁工厂、陇丰面粉厂、维生制药厂、火锯公司、东方木厂、自立煤矿公司等相继建立。民国36年(1947年)郑家庄发电所投入营建。一时在吴家园、小西湖、骚泥泉(今小西湖公园南侧)一带,形成兰州的工业小区。20世纪40年代后期,时局动乱,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经济萧条,虽然有些工厂东移,有些倒闭,但至1949年8月区境内仍有小型工业企业48户,铁、木、石、制陶、油漆、彩绘、修理、弹花等手工作坊300多户。在华林山下,握桥到九间楼段,生产榻板子、欀欀子的手工作坊23户。在小西湖地区有制作水挂子的木工作坊,在为兰州地区、民勤县等地农民制作水挂子。

甘肃制造局名匾

民国24年(1935年)甘川公路的修通,阿干镇经西沟至关山岭、摩云关的古道和骆驼巷经西津坪、大尖山至唐汪川的古道废弃,和尚铺、蒋家湾等地开设的餐饮业店铺、马车店及沿途小店铺衰落凋零。但公路经过之处的商业饮食服务业形成气候。公路起点处的金天观雷坛河畔的柴草农副产品市场,握桥以北雷坛河下游地段的蔬菜、瓜果集贸市场、木厂规模空前。水磨沟二十里铺、八里窑、五里铺等地运煤道上的车马店、餐饮服务业发展较快。小西湖东南角硷沟沿形成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网点,甘川公路过西果园即要翻越七道梁险道,过往车辆多要在西果园红庄一带停歇,在西果园形成新的商业点。吴家园一带工业企业增多,在王家堡形成新的工商业区。

1949年8月26日,兰州地区解放以后,接管旧政权所属单位,建立新的社会组织。在工作上,采取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办法,发动广大群众参与管理。

在经济上实行恢复、休整以后,即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1952年国家对阿干煤矿派勘测队进行全面的地质勘探,查明储量5488.4万吨,并实行机械化开采。同时,开始兰阿铁路支线建设,起自兰州火车西站,止于阿干煤矿。1955年建成,全长27公里,专运煤炭为兰州化学工业、热电厂等大工业企业提供原料。

同时,中央、省、市决定在区境黄河谷地袖川兴建新型工业区。动员郑家庄、柳家营、王家堡、七里河村、周家庄、任家庄、双营子、土门墩等地农民727户、4434人迁居彭家坪,腾出2万多亩土地新建、扩建、迁建一大批中央、省、市工业企业。

来源:七里河史话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