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探索“医+险”产业融合 平安健康险诊疗陪伴服务新品牌上线

今日(8月11日),平安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推出全程诊疗陪伴服务品牌“平安乐健康”,聚焦线上问诊、陪诊、陪护服务,从院前、院中到院后,从在线、到店、到家等多个场景,为消费者提供全链条的诊疗陪伴服务。

近年来,健康险赛道竞争愈发激烈,单纯提供风险保障已不能满足用户需求,保险公司在“保险+”产业融合上纷纷试水。

平安健康险首次推出的“平安乐健康”品牌,聚焦就医服务主动破局,对冲长寿时代下,长期带病生存对商业健康险带来的风险,从健康险的保险保障扩展到健康管理领域的优质服务,从基础保单理赔向以人为中心的服务体系升级转型。

与常规意义上的保险产品不同,“平安乐健康”是对健康险产品的延伸,从就医服务着手,在“医+险”方面做到有机结合,使得消费者在保险保障之外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平安乐健康”可提供诊前协助、诊中服务、诊后协助的解决方案,可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场景提供差异化服务,涵盖上门接送、协助儿童情绪安抚、代为排队、异地代办等。

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中国提供陪诊服务的企业数量已达到300多家。数据的背后,是多样化的就医需求场景。根据平安健康险针对5000名繁忙的上班族调研数据显示,近九成的人近两年没有陪伴父母去过医院,93.7%的人愿意付费请专业的陪诊师陪伴父母看病。

从保险消费者角度看,老百姓的健康意识在疫情之后不断提升,对健康险产品的需求也从简单的事后理赔,扩展到与健康相伴的多场景服务流程。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对健康服务的需求也有所差异,但有感知、有体验的服务往往能更契合用户需求。

从行业发展看,陪诊业态在近年日益兴起,互联网家庭医生的就医需求蓬勃发展。作为一家专业健康险公司,平安健康险持续探索“医+险”产业融合,尝试在看病问诊上做“加减法”——让用户就医减负、健康加分,通过多场景、全链条的诊疗陪伴服务,让健康生活变得更简单。

事实上,在此前迭代升级的平安e生保产品中,平安健康险就已从保险保障、健康管理和就医服务等方面全面升级。平安e生保·百万医疗2023的保单权益就包含了专属家庭医生、就医陪诊、住院陪护3项服务。

平安健康险除了自身在“医+险”产业融合方面积累了多年经验,背后还拥有平安集团强大的客群、科技、医疗等优势资源。平安集团在2021年便提出“综合金融+医疗健康”双轮驱动战略,并创新开发出以“HMO+家庭医生+O2O”为核心的集团管理式医疗模式,拥有线上医疗旗舰与线下包括北大国际医院在内的丰富优质医疗资源。

此次新推出的“平安乐健康”,可以视作平安健康险在健康管理领域资源累积的一次集中体现。据了解,在服务团队上,“平安乐健康”拥有自建队伍和直管队伍,做到100%面试培训审核,并采用19项标准流程嵌套系统,服务专业度区别于市场上一些以兼职医护为主的陪诊产品。

目前,平安健康险已经建立起覆盖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380个城市,90%三甲医院的院内陪护网络,服务可以快速响应安排,最快24小时陪护安排到位。

平安健康险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友刚表示,平安健康险一直以来在产品和服务上不断修炼内功,本次推出“平安乐健康”品牌,用专业让用户的健康生活更简单。接下来将与医疗机构通力合作,让医健服务“内外兼修”,提升用户健康获得感。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蔺丽爽

编辑/田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