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沙:“湾区之心”为粤港澳大湾区注入发展新动力

Connor 欧易app 2022-09-28 234 0

俯瞰粤港澳大湾区,广州南沙位于其几何中心位置,是联通珠江口两岸城市群和港澳地区的重要枢纽。作为“湾区之心”,从2014年开始,南沙被纳入自贸试验区;2018年总书记视察广东、广州时强调,要把南沙规划好、开发好、建设好;2019年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打造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今年6月,广州南沙被赋予重任——国务院印发《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南沙方案》),要将南沙打造成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更好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广州南沙,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必将为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发展注入新动力。

安永坚持围绕国家发展战略,服务政府和社会所需,为社会创造长期价值。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启动后,安永聚焦大湾区产业及发展目标进行战略部署。同时,积极与各政府机构成员、社会的专家学者和企业高管围绕各种议题进行讨论,期待能通过智慧的碰撞,产出有价值的参考建议,助力区域的经济发展。

粤港澳热点大讲堂 ——南沙远航 湾区融合

粤港澳三地连线

展开全文

9月20日,安永华南区主管合伙人黄寅就在广州主持了一场由广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会主办的“粤港澳热点大讲堂 ——南沙远航 湾区融合”的直播活动,连线粤港澳三地的专家学者对“南沙方案”的产业政策、营商环境、青年创业就业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又深刻的讨论,帮助拟投资南沙的企业及机构更好地理解《南沙方案》,抢占先机,在“湾区之心”布局企业的未来,共建国际一流湾区。

“四链”融合政策体系 精准扶持产业发展

为了加快建设成为承载门户枢纽功能的广州城市副中心,在2020年广州南沙推出升级的“1+1+10+N”的产业政策体系,主要包括1个纲领性文件、1个产业资金管理办法、10个产业政策文件,其中10个产业涵盖总部经济、科技、金融、先进制造与建筑、航运物流、商贸、现代服务等7个重点产业以及人才、用地、项目引荐等3个共性产业要素。N是指新业态领域,包括人工智能、外贸综合服务、旅游、邮轮、种业小镇、生活服务业、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等领域新出台的7个专项扶持政策[1]。

自6月份推出《南沙方案》以来,省、市、区3个层面制定贯彻落实《南沙方案》的配套文件,蹄疾步稳地推进南沙的建设。活动上,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何扬为我们阐述南沙重点产业时表示,围绕《南沙方案》提出的“打造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总体要求,南沙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在先进制造、航运物流、科技金融等产业持续发展壮大的基础上,积极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引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高质量先进制造业、高品质现代服务业、都市现代农业、现代化海洋产业等。

同月,南沙发布的首个国家级新区“共性核心政策+特色领域专项政策”的“四链”融合政策体系,是对原政策体系进行再评估、再整合、再提升,旨在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产业发展环境,构建起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互促的产业新高地。这个升级版本的政策体系,精准地推出了特色专项政策,例如针对独角兽的“黄金牧场”九条、“元宇宙九条”、“强芯九条”、“探天九条”、“科创十条”等,计划未来五年投入超过200亿人民币分层次、全周期地精准支持企业和人才发展,释放政策的叠加效应,加快企业落地。今年8月30日广州国际投资年会南沙专场活动中,南沙签署73个项目,设计总投资金额近1400亿人民币,涵盖了芯片制造、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海洋科技等产业领域,为南沙创新产业发展提供了新动能[2]。

另外,“目前相关政府部门正在加快起草广州南沙的税收优惠产业目录,对先行启动区内的鼓励类产业企业的税率由最高的25%减至15%,有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增加市场主体参与南沙建设的意愿。”安永[3]税务与商务咨询合伙人、南沙区税收资政员陈建荣说道。

制度创新成果突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南沙方案》的目标明确提及,到2025年,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基本形成;到2035年,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进一步完善,在粤港澳大湾区参与国际合作竞争中发挥引领作用。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招商引智的重要要素之一。在今年5月份,南沙新区举办了营商环境专题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南沙区高水平推进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围绕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聚焦高标准创建市场环境、创新环境、流通环境、开放环境、服务环境等五大环境提出15项改革任务[4]。从制度创新成果方面,南沙累计形成789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43项在全国复制推广[5]。2022年,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发布“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南沙贸易便利化和投资自由化指数位居全国54个自贸试验(片)区之首,综合创新指数排名居前列。目前,落户到南沙的港澳企业数量达2773家[6]。

香港立法会议员、广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会常务副会长邱达根先生表示,南沙持续优化其营商环境,推动外资外贸,保稳提质,今年8月发布的“1+3”专项政策就可以看到政府的积极行动。“1+3”专项是指“1”是指对在南沙工作的港澳居民,免征其个人所得税超过港澳税负的部分;“3”则指推出《广州南沙开发区促进外商投资企业发展扶持办法》、《广州市南沙区2022年稳外贸政策措施》、《广州市南沙区建设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的政策措施》。

湾区心融合:青年创业就业有保障

创建青年创业就业合作平台是《南沙方案》的五大重点任务之一,也是进一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重要工作。6月,南沙发布了《广州南沙新区(自贸片区)支持港澳青年创业就业“新十条”措施》(以下简称“新十条”),是为港澳青年全新打造的专属创业就业政策,涵盖了实习、安居、就业、创业和职业成长等方面。其中,奖补力度更是全国领先,单个在南沙就业的港澳青年3年最高可获51.5万人民币奖补资金,单个在南沙创办的港澳青创企业3年最高可享受450万人民币奖补资金。南沙与港澳互利合作不断纵深,已经有11家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落户南沙,签约入驻团队超过300个[7]。

黄寅表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也是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和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重要力量。《南沙方案》提出要帮助港澳青年在内地更好地成长学习、创业就业,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遇和保障,对促进粤港澳青年‘心融合’、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潮起珠江口,逐梦大湾区。广州南沙,作为“湾区之心”,正踔厉奋发,全力打造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作为大湾区建设的积极支持者与踊跃参与者,安永与大湾区同心共进,积极推进大湾区的业务战略。同时,安永一直致力利用自身的平台和资源,为港澳青年来内地学习、就业和生活提供机会与便利。期待与更多优秀的伙伴携手并进,为深化粤港澳融合发展、实现新时代大湾区美好发展愿景贡献更大力量。

注:

[1] 全产业“一本通”!“1+1+10+N”产业政策优化提升啦_澎湃号·政务_澎湃新闻-The Paper

[2] 南沙一周热闻丨“探天九条”逐梦“芯晨大海”、港科大(广州)开学迎新 - 21财经 (21jingji.com)

[3] 安永(中国)企业咨询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4] 南沙发布高水平推进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建设实施方案_南沙_广东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 (gd.gov.cn)

[5] 广州南沙:累计形成789项制度创新成果|南沙_新浪财经_新浪网 (sina.com.cn)

[6] 南沙新区报数字报-“最强大脑”让合作更有成效 (gznsnews.com)

[7] 南沙举办支持港澳青年创业就业政策宣讲会 (baidu.com)

本文是为提供一般信息的用途所撰写,并非旨在成为可依赖的会计、税务、法律或其他专业意见。请向您的顾问获取具体意见。

评论